辰墨的老家跟連海市的距離不近,幾乎相當於橫跨一整個遼省,三人的打算是回去再吃午飯,因此一大早便準備出發。
跟所有回鄉的人一樣,三人把車子的後備箱塞了個滿滿當當,那是給辰墨的爺爺奶奶帶去的各類生活用品。
老人在鄉下不愁吃喝……
但是平時不舍得花錢買各類日用品。
出城的這條路,辰墨無比的熟悉,當初他正是在這條路上遭遇了一起異常慘烈的車禍。
不過也因禍得福,開啟了他完全不一樣的人生旅途。
“這兩天你都把車開沒油了,去加一點吧。”
辰墨坐在副駕駛看著窗外的景色出神,駕駛座上的辰凱注意到車子的餘油告警燈已經亮起來。
這條路辰凱開的次數很多,他憑著記憶朝不遠處一片老城區開去,那裏有一座已經運營了二十多年的老加油站。
“這是老金開的那個加油站吧?”
後座的趙穀餘朝車窗外面望了一下,似乎對周邊的環境有點熟悉。
“對,我之前,也有時候來他這裏加油,比中石油的便宜將近一塊錢,油品也還可以。”
辰凱開著車拐進了一條略顯荒涼的岔路。
辰墨也環顧著周圍的環境,在連海的主城區內當然不會有這類小加油站的生存空間……
但是在郊區和鄉下,這類加油站的數量不在少數。
最近幾年國家對於偷油之類的行為開始嚴查之後,這類加油站的生存空間才愈發狹窄。
不過仍然有一些或是膽子夠大或是門路夠硬的私營加油站存在著。
“在這種地方開加油站真的能掙到錢麼?”
辰墨有些無語地看著道路兩側越發低矮的建築,這裏雖然勉強還能算是連海市轄區,但很明顯住戶已經不多,而且也不是主幹道的兩側,怕是很少有人會專門來這裏加油。
“他們這種站主要優勢就是比大加油站便宜,前些年油價高的時候,還不錯的,他們能便宜將近兩塊錢,很多人都過來加油,這兩年油價本來就低,監管又上來了,肯定不如以前……
但是維持下去應該還不難,這邊周圍還有一片居民區呢。”
果然,辰凱的話音剛落,辰墨就看到了一整片風格相似,只有四層高的住宅樓,顯然是一個社區,不遠處甚至還有一處小學,加油站就建在兩者之間的地方,看來已經很有些年頭了……
因為2012年住建部頒佈了新標準,加油加氣站不能建設在距離公共設施50米範圍之內,這裏顯然是在那之前,就存在了。
辰凱把車子停在了加油機旁邊,剛開始甚至還弄錯了位置——以前他一直是加93號汽油,這次習慣性地開上去之後,才意識到不對,又停到了97號加油機前面。
三人等了幾分鐘後,卻仍然不見有人出來,仔細向外一看發現加油機也是關閉的。
辰凱走下車,敲了敲旁邊小屋的窗戶,也沒有人應答,整個加油站似乎並沒有在營業的樣子。
“喂!”
正當三人面面相覷時,從車子後面傳來了喊叫聲,辰墨歪過頭,從後視鏡中看到是一個看上去大概六十來歲的大爺,推著一輛自行車。
雖然歲數不小,但仍然健步如飛,沒幾秒鐘就到了車窗旁邊。
“這家加油站已經好幾天沒開門了,老闆不知道哪去了。”
大爺稍微低下頭對副駕駛座上的辰墨說道。
車內的三人都是一驚……
尤其是辰凱。
不過他和這位金老闆關係只能算是一般朋友,平日裏除了過來加油之外,也就是逢年過節才聯繫一次,對方就算有什麼變動也確實不見得會想起來特地告訴他一聲。
“大爺,這裏老闆是姓金吧?”
辰凱從駕駛座探過頭,對著窗外的老人問道。
“是姓金,這個加油站這兩年生意本來就不好,最近聽說又出了別的事,可能老闆關門走了吧,反正你們也別在這等著了。”
“那謝謝您啊。”
辰凱向大爺道了個謝,隨後打著火準備倒車,對方則擺了擺手,跨上自行車,右腳一蹬便離開了加油站。
辰墨隱隱感覺剛才那位大爺說的事情好像有點熟悉……
但是他又非常確定自己並不認識這位金老闆。
“要不要打個電話問一下?”
辰墨問道。
“算了,先去大加油站加上油,抓緊回去要緊,等咱們回來再聯繫他吧。”
辰凱猶豫了一下,還是選擇直接離開,三人現在比較趕時間,聯繫對方如果真的有什麼事情,可能就要耽誤不少功夫。
“可能是因為要拆遷,準備關門了吧,我看這個社區也不見得有多少輛車……
況且這種小加油站,別人也不一定放心。”
辰墨把車窗關上,對辰凱說道。
“這個站最早其實是中石油的,上世紀末咱們省搞過一次大規模的私有化轉型。
雖然很快被叫停了,但還是有幾個站簽了合同,也就一直開到了今天。
這的油跟大加油站是一樣的,附近的人應該都知道。”
辰凱搖了搖頭又補充道:
“而且它旁邊的那個社區馬上就要拆遷了,過兩年新住戶多起來的話,經營情況還是有轉機的。”
這畢竟只是路上的一段小插曲,三人很快就放棄了這個話題。
辰凱和趙穀餘轉而開始聊起老家的一些情況來。
從父母的對話中,辰墨才知道,他上高三的這一年,老家那邊發生了很多變化。
最大的一件事是,辰墨的三舅,據說是發財了,最近還開了一輛賓士回到村子裏,說要帶著村裏的人一起發財。
辰墨對於這個三舅有些印象,他叫辰善餘,當年還在老家的時候,這個三舅跟趙穀餘和辰凱夫婦的關係算是幾個兄弟姐妹中相對沒那麼糟糕的。
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辰墨很是不錯,小學的時候,還經常輔導他的學習,偶爾還給他買些禮物。
不過三舅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表姐當時沒少欺負他,總是搶走他的玩具和零食,這說起來這也都是十來年前的事情了。
他現在連三舅一家人的相貌都已經有些記不太清。
這個人其實沒什麼文化,自己也就是初中畢業,之前,在附近縣裏面的自來水廠上班,算是個事業單位。
要說他能做生意掙到大錢,辰墨還是有點懷疑的。
不過聽趙穀餘的說法,似乎又做不得假。
畢竟開回來的賓士車和給鄉親們包的紅包都是實打實的。
“三舅他在外面是做什麼的啊?
我記著他之前,在縣裏上班來著。”
辰墨找了一個父母都沒有說話的空當問道。
“不知道,我也是前幾天才聽你外公說的,估計做了點什麼生意吧。”
趙穀餘表示自己也不太清楚。
辰墨能看得出來她的情緒不高,趙穀餘兄弟姐妹幾人之間的關係都不好。
雖然她嘴上不說……
但是這次回去必然是帶著一點衣錦還鄉的暢快感的,現在被別人先搶了風頭自然會有些低落。
辰墨和辰凱對此也只好看破不說破。
這種事情只能讓她自己去看開,趙穀餘的本質也不是愛慕虛榮的人,只是近20年來被壓抑了太長時間,希望找到一個窗口來宣洩出來。
晚上並沒有睡好的辰墨很快便靠在座位上睡著了。
當他再次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快到中午,三人的行程也即將結束,辰墨甚至遠遠地看到了縣城裏那座標志性的白塔,說明離家已經不遠了。
辰墨家所在的村子離縣城只有大概10公里路,沒過多長時間,車子就停在了那個辰墨熟悉又陌生的胡同口。
說是胡同……
其實裏面只有辰墨外公外婆一大家,趙家在當地算是大戶,附近總共有近20棟屋子都屬於辰墨的親戚。
不過大部分都不算是直系親屬,身為趙家最年長的辰墨外公則擁有靠中間位置最好的四間房,那也是辰墨兒時生活成長的地方。
胡同裏已經停了一輛賓士SUV,看上去應該就是辰善餘的那輛大奔了。
因此辰凱也沒繼續往裏開,而是停在了胡同口附近的一片開闊地上——那是為了讓跳廣場舞的大媽們不要再村委會門口放音樂而修建的,本來的功能是個小廣場。
不過大家還是更喜歡村委會前面的那片地方。
三人下車,從後備箱裏拎出大包小包的東西走入了巷子。
從旁邊經過時,辰墨特地注意了一下停在裏面的那輛賓士,是一輛GLC300,賓士入門級別的SUV,價格其實只有不到50萬,實在算不上什麼豪車。
但是在大多數中年或者更年長些的人眼裏,賓士就是豪華和高級的代名詞,可以說辰墨的這位三舅相當能拿捏准這些鄉親們的心理……
結合他那所謂要“帶鄉親們一起發財”的說法,辰墨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是單純回來炫富的。
推開院子的大門,辰墨的外公外婆正一邊做著飯,一邊在家裏等著他們。
辰墨已經有段時間沒見過兩位老人,把東西放下之後,便開始聊起在連海上學這些年的經歷,辰凱和趙穀餘二人也聊著自己在外面工作的事情。
五個人一直聊了將近半個小時,隨著灶台上大鐵鍋的鍋蓋被掀開,這個話題才告一段落。
把飯菜盛到桌上,五人分別坐定,拿起筷子準備吃飯。
“我三舅他們不回來吃麼?”
辰墨看著這個架勢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應該問一下這件事。
雖然父輩之間的關係很不好……
但是辰善餘對於他這個晚輩實在沒的說,跟其他幾個舅舅阿姨並不一樣,這句話由他來問最合適。
“他帶著心楊去村長家了,中午不回來,我們吃就行了。”
辰墨的外婆給辰墨夾了一塊紅燒肉,然後回答道。
辰墨一時間有些發懵,過了幾秒鐘才想起來……
三舅的女兒,也就是他的三表姐名叫趙心楊。
因為他的三舅媽姓楊,在生下一個女兒沒多久之後,就去世了,為了悼念亡妻,才起名叫做心楊。
“心楊表姐也回來了?”
辰墨拿起筷子扒了一口飯,又夾了一只油燜蝦,簡單去掉頭尾之後,就塞進了嘴裏。
“嗯,她在濟仁大學上學,南方學校暑假放的早,已經回來有一周了。”
辰墨的外公原來是本地的鄉村教師。
雖然只是初中學歷,但年輕時候非常好學,算是個文化人,對於這些知名大學比較瞭解。
辰墨這才知道他這個表姐居然離他沒有多遠的距離,從江城到滬城乘坐高鐵只需要大概一個小時。
話說回來,只有初中學歷的三舅一個人把女兒拉扯大,還能培養到濟仁大學……
不得不說是相當不易,就連素來與其不睦的趙穀餘聽到這裏眼神都變得柔和了一些,他們更加清楚這裏面的難處。
“我三舅這兩年在外面做什麼啊?
我看外面那輛賓士應該是他的。”
辰墨一邊吃著飯一邊問著一些家裏面的事情,有些是趙穀餘辰凱二人不太方便開口的……
而這個問題則是他自己比較想知道的。
畢竟他還有個不直接利用系統賺到100萬的任務沒做呢。
“誰知道,他前年把縣裏的工作辭了,說是要去掙大錢,剛開始把攢下的那點本都折沒了,結果今年年初開始好像突然有了錢。
每次回來都帶不少錢,還換了車。”
辰墨的外公外婆對於三舅的事情也不清楚。
“他不是說要帶全村一起發財麼?”
趙穀餘在一旁插話問道。
“我倆都快入土了,還發什麼財,你們在外面好好的我們就放心了。
他這兩天一直跟村長在談,不知道說的怎麼樣了。”
辰墨的外婆頭都沒抬地擺了擺手。
其實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兒女之間的矛盾讓二老這些年來心力交瘁。
如果他們把積蓄拿出來全部交給自己的三兒子,勢必又會引發其他幾個兒女的不滿。
除了趙穀餘辰凱二人因為住的比較遠很少回來之外,剩下的幾個兒女可都是緊盯著他們老兩口的一舉一動呢。
整個吃飯的過程中,辰凱和趙穀餘都沒怎麼說話。
飯後,四人簡單收拾過後便到客廳中去聊天,辰墨作為小輩自然沒什麼家務要做,便準備出門散步消消食。